山大发布全球首个“月球镁环检测报告” 为深空探测选址等提供基础

2025年07月16日 08:43 中国教育报
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

中国教育报讯(记者 魏海政 通讯员 车慧卿)近日,山东大学发布全球首个“月球镁环检测报告”,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《通讯—地球与环境》发表。

山东大学这项研究聚焦的是月球背面一个神秘之地:南极—艾肯(SPA)盆地边缘的“富镁辉石环”。随着嫦娥六号把月壤样品从这个区域附近带回地球,科学家们终于第一次得以揭开这一神秘之地的真实面貌,确认它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。

该研究由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行星科学团队牵头完成,第一作者、山东大学博士后曹海军介绍,通过对返回样品的精细分析,他们发现所谓“镁环”物质其实主要是一种由斜长石(占比63%至67%)和低钙辉石(25%至27%)构成的亚铁苏长岩。这种矿物组合与月球南极—艾肯盆地的早期撞击熔融岩的成分差异明显,尤其斜长石的比例大大升高,说明在撞击事件之后,月壳物质大量混入(约61%至63%),经历了复杂的“重塑”,才形成今天这一富镁、富斜长石的特殊环形地质单元。

这一发现为研究月球深部物质如何在巨大撞击下“翻涌上来”、如何重新混合并冷却定型提供了直接证据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这次研究还用拉曼光谱技术识别出了样品中多达16种主要矿物,发现其成分与月球正面截然不同。这种差异像是月球正反两面讲述的两段地质“成长故事”,为我们理解整个月球的形成与演化增加了新的线索。

这份“月背检测报告”,不仅是首份对SPA镁环矿物组成的实物研究成果,更是人类首次以实物样品为基准,验证月球卫星数据的尝试。它为我们建立更准确的月球地质模型、研究月球深部结构、深空探测选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
文: 责编:樊亚蕾 | 打印
阅读下一篇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© 2001 - 现在 版权所有: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:郑州市南阳路314号    豫ICP备10019805号-1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71-63951012   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zzeduts@126.com
Baidu
map
'; str += ""; str += "
返回 打印
"; str += "
"; article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article').innerHTML; if(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!=-1){ str +=article.substr(0,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); strTmp=article.substr(article.indexOf(strAdEnd)+strAdEnd.length, article.length); }else{ strTmp=article } str +=strTmp str += "
" str += "
" str += "网页地址:" str += window.location.href str += "
"; document.write(str); document.close(); }